支纷节解的成语故事


支纷节解

拼音zhī fēn jié jiě

基本解释分解肢体;剁成碎块。犹言碎尸万段。

出处汉·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校尉公孙宾就斩莽头,军人争莽身,支纷节解,肌肉脔切。”按,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“公孙宾就”作“公宾就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支纷节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支纷节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稀里哗啦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3回:“三更时候,又赶上大风大雨,只听得稀里哗啦,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。”
脆而不坚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
一夕一朝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谓:臣弑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
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”
疑邻盗斧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斧也;颜色,窃斧也;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也。”
歇斯底里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荒淫无耻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